關于無溶劑復合下機后的操作
http://www.sxbltgs.net 時間:2020年7月28日 關注數(shù):718 次 |
摘要:無溶劑復合在我國已經(jīng)進入加速推廣和全面普及階段,但對于其工藝特點及對設備的要求,許多人還沒有建立起應有的認知。
無溶劑復合在我國已經(jīng)進入加速推廣和全面普及階段,但對于其工藝特點及對設備的要求,許多人還沒有建立起應有的認知。
與干法復合相比,無溶劑復合在工藝上有許多差別,有些還是本質的差別。相應地,對復合設備也有不同的要求。按照重要性和工序先后,大致有如下幾點:
一、在線實時輸膠混膠,混膠機是心臟
干式復合膠黏劑混合通常都是“離線預混”方式,即在復合生產(chǎn)之前在機外將膠黏劑和溶劑進行均勻攪拌,制備量、配比、攪拌速度和時間、檢測和存儲等調(diào)整都非常自由,發(fā)現(xiàn)異?梢噪S時補救。而且這一過程與復合機運行狀態(tài)和工作速度無關,通常情況下,極少出現(xiàn)混合不勻導致復合質量事故的現(xiàn)象。
但在無溶劑復合工藝中,雙組分膠采用的是“在線實時混膠”方式,即在復合機運作過程中邊輸膠、邊混合。為達到正確使用,混合對兩組分膠的工作粘度、出膠同步性、混膠均勻性和安全性等都有特別嚴苛的要求,而且與機器運行狀態(tài)緊密相關。
在線實時輸膠混膠是無溶劑復合工藝實現(xiàn)和品質質量保障的首要前提,而雙組分膠混膠機則是整個復合設備的 “心臟”。這也是無溶劑與干式復合最明顯的區(qū)別。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無溶劑復合的質量事故50%以上與混膠機有關。
二、初粘力很低
一般認為,干式復合初粘力很高,可達到最大復合牢度50%~70%。而無溶劑復合在下機時的牢度可能只有最大值的10%~20%。
無溶劑復合初粘力低是雙組分膠黏劑的典型特征,相應地對復合、收卷和張力控制系統(tǒng)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些要求是多方面的,比如:
收卷需要合適,需要更一致的松緊度;
剛性材料復合時要更細心地操作;
復合需要更均勻一致的壓力,且需要較小的復合壓力;
擾動對復合質量的影響更敏感。比如,收卷段(從復合鋼輥到收卷軸之間)路徑要越短越好,且包角要非常講究,相應的張力控制系統(tǒng)要更精密更靈敏等。
三、涂膠量更小
多數(shù)情況下,無溶劑涂膠量1.2~1.6gsm, 僅為干式復合的1/2~1/3。
干復與無溶劑復合涂膠量控制方式不同,導致對涂布精度和穩(wěn)定性差別很大。干式復合涂膠量控制主要通過網(wǎng)紋輥來實現(xiàn),只能對涂膠量實現(xiàn)有限級差調(diào)整。而無溶劑采用光輥轉移涂布,涂膠量可以任意在線設定,且可實現(xiàn)涂膠量的最優(yōu)化。
從制造和控制角度看,無溶劑涂膠量必須達到±0.1 gsm,而涂膠量分辨率必須達到0.01 gsm。因此,它對涂布單元都有更高的要求。其實,它對復合和收卷單元要求也有所提高。
四、速度大幅度提高
通常情況下,無溶劑復合機的常見最高運行速度350~400m/min,不少機器速度達到500~600 m/min,比干式復合速度高1~2倍。
速度提高的直接影響就是,一旦出問題就容易導致更大量的廢品;從操作角度看,機械電氣防護的要求也會更高。
因此,無溶劑復合機的整體精度、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都比干式復合機有更高的要求,當然更重要的是安全性。
五、膠黏劑粘度在機上變化很小
首先我們要區(qū)別二者的固化方式:
干式復合采用的是揮發(fā)性干燥模式,而無溶劑利用的是反應固化。前者以物理反應為主,后者以化學反應為主。
由于沒有干燥箱和冷卻輥,因此無溶劑復合在機器上對膠黏劑粘度的改變比較困難。
由于無溶劑復合速度很高,料帶行進時間很短。即使采用在線人工干預,也不能像干式復合那樣產(chǎn)生膠粘度的明顯改變。
就目前技術方案而言,無溶劑復合從涂布到復合再到收卷,膠黏劑的粘度變化幅度相當小。雖然我們嘗試過不同干預措施,試圖提高復合或收卷粘度,但效果并不明顯。
六、下機操作和固化對品質影響更重要
收卷時初粘力很低,而且固化所需時間較長,因此,無溶劑復合的下機操作和固化條件對復合質量的影響要比干式復合大得多。
從固化時段上看,干式復合在機器上已經(jīng)完成了主要的固化過程,下機后只是起輔助固化和次要作用。而無溶劑雙組分膠的固化大部分在下機后完成,時間較長,固化環(huán)境和工藝管理對品質有更明顯影響。因此,機上和機下兩個步驟都非常重要,且后者作用更為重要。
在厚基材復合時,如何下機保持收卷狀態(tài)成為工藝成功的一個關鍵性挑戰(zhàn)。
(來自:包裝企業(yè)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