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寬度刀線分別用什么方法消除?引起刀線的原因都有啥?
http://www.sxbltgs.net 時間:2018年7月20日 關注數(shù):631 次 |
摘要:刀線在塑料凹印中是?停毒現(xiàn)象還很多變,不同寬度的刀線具體如何處理?引起刀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刀線在塑料凹印中是?,刀線現(xiàn)象還很多變,不同寬度的刀線具體如何處理?引起刀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三種刀線的現(xiàn)象及處理辦法
針對不同寬度的刀線,處理方法不盡相同,在實際操作中經(jīng)常用到以下3種處理方法。
1、如果刀線比較粗,在1~1.5mm之間時,可用竹筷的尖端來提出(竹筷取長8~250px,寬0.8~25px,一端用刀削尖,要注意尖端應處于竹筷寬度方向的中分線并且不能太鋒利,以免提出刀線時傷著印版),然后用水砂紙打磨光滑,把尖端磨鈍。
2、如果刀線稍細,在0.5mm左右時,用1200目水砂紙蘸取溶劑擦拭。
3、如果刀線很細微,不易觀察到(經(jīng)頻閃燈跟蹤拍攝后,在控制電腦屏幕上通過上、下、左、右反動鍵可觀察到)時,可自制一個塑料風管(依據(jù)情況取一定長度、一定寬度的廢膜,用膠帶把其粘成圓筒狀)打開版面吹風按鈕(風速為3m/s的柔風,若風速太快,會造成干版現(xiàn)象),把風管一端接在風口,在另一端接一塑膠細管,細管另一端用膠帶固定在刮墨刀架上,并對準印版滾筒上的導線產(chǎn)生處吹風,以此提出刀線。
刀線產(chǎn)生的原因及相應的處理方法
一、印版
原因1:新版鍍鉻后毛面未處理光潔。
解決辦法:同制版技術(shù)人員探討原因,如是印版原因,需重新進行印版表面光潔處理。
原因2:印版滾筒的網(wǎng)眼中嵌有硬性雜質(zhì)。
解決辦法:及時用溶劑(俗稱稀料)擦版(雙手較差平穩(wěn)進行),若仍不能清楚,需停機用專用的去污劑蘸取溶劑(乙酸乙酯)來清楚。
原因3:印版在使用、搬運和保存過程中受到損壞。
解決辦法:如果刀線不明顯,用800/1200目水砂紙蘸取溶劑擦拭,印版損壞比較嚴重時,補版。
二、油墨
原因1:油墨中顏料為磨細。
解決辦法:選擇顏料粒度合適的油墨。
原因2:車間不潔凈,空氣中的雜質(zhì)顆粒落入油墨中。
解決辦法:使用剩墨時,用120目尼龍網(wǎng)或鋼絲網(wǎng)過濾剩墨,避免硬性雜質(zhì)顆粒。同時,切忌不同廠家油墨混用,以免產(chǎn)生凝膠效應。
原因3:車間干燥,相對濕度較低,膜材在印刷過程中表面產(chǎn)生靜電,吸引空氣中的雜質(zhì)。
解決辦法:車間相對濕度控制在65%~75%之間,杜絕靜電產(chǎn)生。
三、刮墨刀
原因1:刮墨刀口緊貼印版處有硬性顆粒、雜質(zhì),清楚不及時。
解決辦法:開機前用800目水砂紙蘸取縫紉機油打磨刮墨刀,避免印刷過程中停機處理。
原因2:刮墨刀由于使用時間過長而造成刀口磨損。
解決辦法:刮墨刀損壞不嚴重時,可采用原因1的解決方法磨刀,損壞嚴重時,更換刮刀。
原因3:刮墨刀角度、位置調(diào)整不適當,硬度、厚度選擇不正確。
解決辦法:刮墨刀與印版角度如果太大,對印版損壞較厲害且刀的使用壽命短;如果角度太小,刮墨刀對印版的壓力不夠,導致非圖文部分的油墨刮不干凈,刮墨刀角度依據(jù)經(jīng)驗取70~75°角。
總之,要克服印刷過程中的刀線,除了以上的解決方案外,車間要保持通風、潔凈,避免空氣中夾雜硬性顆粒;印機應經(jīng)常擦拭,保持干凈;車間保持恒溫恒濕,避免靜電產(chǎn)生,也是日常工作中應該注意的。
(來自:華印軟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