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水性墨在東亞為何不受青睞
http://www.sxbltgs.net 時間:2018年10月19日 關(guān)注數(shù):689 次 |
摘要:凹版水性墨在東亞為何不受青睞
有一次在展覽會上,和一位制造凹版電子雕版機的總經(jīng)理對談,當(dāng)問及使用電子雕刻凹版的印紋錐狀墨穴,是否比較難使用內(nèi)聚力較大的水性印墨呢?這一下踩到他的痛腳似的,馬上變臉說:'水性墨有什么好,印出來色彩不鮮艷,而且一點兒也不環(huán)保,必須耗用很大熱能才能乾燥,套印也因而更不準(zhǔn)確!
在美國,尤其在歐洲,塑料軟包裝的彩色印刷品,遠遠看設(shè)計很漂亮、畫面也很俱吸引力,如果拿到手邊,可以看見粗粗的網(wǎng)點,而且影像解析力也不及東方凹版細致、色彩也晦澀一些,并不是我們習(xí)?吹骄铝聋惏嫉陌嬗∷,但西方人卻甘之如飴。因為東方的軟包裝走的是日本人細致瑰麗的印刷效果,使用電子凹版雕刻機、使用蒸發(fā)很快的苯、EMK、石油基溶劑,因此乾燥部份可以短一點,甚至於不用加熱風(fēng)就可乾燥,而且油墨在打底白及疊印上都有非常良好的印刷效果。
在溶劑油墨的印刷廠,想改為水性墨,所遭遇到的困難是很多的。首先使用鉆石刀的雕刻凹版墨穴,深度可達45u~50u,油性墨內(nèi)聚力小比重輕,在印刷時穴內(nèi)印墨可以一下子就被拉出來,而且有較厚的山型油墨層,因溶劑的快速揮發(fā),所以不影響多色套印。水性墨則有完全不同的個性,墨穴深度不宜超過30u,所以不宜用電子凹版雕刻印版,宜使用腐蝕方式的淺墨穴凹版印版,才能在印刷時將印墨由墨穴中平整拉拔出來,同時平整而淺一些的墨層,在高速下比較有利於熱風(fēng)乾燥,才能在短時間將少量醇類(酒精)及水份蒸發(fā),使顏料及媒染體樹脂交聯(lián)固化,有利於接下來的印刷或表面印刷白墨(從背面看)。水性墨印版要改變、印墨要改變,顏料含量約少20%成份,一般烘乾過程的吹風(fēng)、吸風(fēng)量加大,而且溫度要在45℃以上,若車速在每分120米時,溫度要上升到705℃的高溫,對于塑料的尺寸安定是比較不利的。而且水性凹版印墨水份以蒸餾水或去離子水為主,乙醇、異丙醇等酒精含量須在30%以下,才能算為水性印墨,因此才有人說使用水性墨也不見得比較低耗能、比較環(huán)保,因為加熱溫度大才能使油墨干涸,加上腐蝕制版廢液處理也是很棘手的問題,日本大約不到10%使用水性凹版印刷軟包裝。
歐洲則不是用水性凹版來印刷軟包裝,而是以感光性樹脂版的柔印方式,所以制版也比較容易,而且印墨層不像凹版那么厚不易干燥,相信歐洲的環(huán)保法規(guī)較嚴(yán)格,要求生產(chǎn)上的無污染有關(guān),亞洲將來仍有可能走柔版水墨印刷,也是因應(yīng)環(huán)保條件要求而來。
(來自:包裝園地軟包裝)